“愛瑪”艾森電熱刀系統
衛署醫器輸字第020669號
“ALMA” Accent Radio-Frequency System
人體的汗腺分為兩種:小汗腺與大汗腺。小汗腺分佈於全身,主要負責分泌汗水以排除體熱,與體溫調節有關。多汗問題通常是因為汗腺過度分泌,導致排汗量超過體溫調節所需。這種情況多發生於腋下、手掌和腳掌,且容易受到情緒、環境及溫度的影響。
腋下多汗常常導致衣服濕透;有手汗問題的人則可能因為害怕握手或弄髒紙張,而在生活、工作及人際互動上產生困擾。
此外,多汗也容易伴隨皮膚黴菌感染、多汗部位病毒疣等皮膚疾病。
第二種汗腺為頂漿腺(又稱大汗腺),主要分布於腋下、陰部、肛門、乳頭及肚臍周圍。頂漿腺分泌的液體為黏稠乳白色,與體溫調節無關,而與個人體味有關。當這些分泌物被腋窩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後,便會產生明顯的異味,也就是俗稱的「狐臭」。

目前多汗或狐臭的治療方法可分為手術與非手術兩大類。
非手術治療包括塗抹止汗劑、口服藥物、離子導入法及肉毒桿菌注射等,但這些方法多無法達到長期制汗效果,可能造成患者生活上的不便,且費用較高。
手術治療雖然效果持久,但部分手術可能導致代償性出汗,亦即多汗部位由手部或腋下轉移至大腿內側、背部或腳底,反而帶來新的困擾。
電波治療是利用汗腺含水量高的特性,藉由水分子的極性原理,在電磁場變化下產生高速旋轉,將熱能聚焦於皮膚深層的小汗腺與頂漿腺位置。摩擦產生的熱能可使汗腺萎縮。治療過程僅有微溫熱感,無需麻醉,約半小時內即可完成,且不會造成皮膚表層燙傷。

| 腋汗電波 | 肉毒桿菌素 | 交感神經節切除術 | |
|---|---|---|---|
| 技術原理 | 水分子高速旋轉產生熱能抑制汗腺 | 阻斷神經傳導 | 透過內視鏡截斷交感神經 |
| 治療優點 | 以探頭在治療部位連續滑動注入電波,有溫熱感 | 治療部位多點注射 | 侵入式手術,全身麻醉,風險較高 |
| 代償出汗 | 無 | 無 | 高達7-9成 |
| 麻醉需求 | 不用麻醉 | 不用麻醉 | 全身麻醉 |
| 疼痛感 | 低 | 中 | 高 |
| 追蹤時間 | 12個月以上 | 平均6-7個月 | 2年以上 |
A: 腋下與手掌是較常治療的兩個部位。建議療程皆為四次,兩次之間需間隔三天至一週。
A: 此療法並非完全無痛,施作過程中會有溫熱感,偶爾會有燙感,只需隨時向醫師反應,即可立即暫停並舒緩。大多數人可忍受此疼痛度,因此不需局部塗抹麻藥或注射麻醉劑。
A: 術後無需恢復期,連冰敷都不需要,但建議治療後三天內避免泡溫泉、三溫暖等活動。
A: 透過專利技術的熱效應破壞汗腺,使汗腺周邊組織纖維化,進而影響其功能。即使天氣炎熱或劇烈運動後,出汗量也會明顯減少,日常生活不再受困擾與尷尬。
A: 汗腺雖不會再生,目前無論侵入式或非侵入式治療技術,均無法徹底消除所有汗腺。實際上此新科技療效追蹤至少一年。
